CN103164714B - 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及具有该读写器的无线射频识别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及具有该读写器的无线射频识别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64714B CN103164714B CN201110405843.6A CN201110405843A CN103164714B CN 103164714 B CN103164714 B CN 103164714B CN 201110405843 A CN201110405843 A CN 201110405843A CN 103164714 B CN103164714 B CN 10316471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rfid
- rfid interrogator
- link
- connect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7—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interro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线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读写器,该RFID读写器包括主体及分别设置于主体两侧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可与另一该RFID读写器的第二连接部相连,从而与另一该RFID读写器串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该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的无线射频识别系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尤其涉及一种RFID读写器及具有该RFID读写器的RFID系统。
背景技术
RFID技术是一种基于射频识别原理实现的自动识别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人员管理、仓储管理、交通运输等领域。RFID系统通常包括电子标签、读写器和数据处理器。该电子标签用以存储物品或人员资料。该读写器可在感应范围内采集电子标签存储的资料,并传送至数据处理器等应用系统。该读写器作为连接后端数据处理器与前端电子标签之间的主要通道,其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现有的大多数读写器在采集电子标签存储的数据时,有效的数据采集距离一般较短,且经常存在感应盲区,从而影响数据采集的准确性。请参阅图1,每一读写器的感应区域A10一般包括一主感应区A11及二对称分布于主感应区的次感应区A12,整个感应区域A10覆盖范围有限,且二次感应区A12两侧存在感应盲区A13。将多个读写器依次并排设置时,尽管感应区域总体覆盖面积有所增加,且相邻两个读写器的二次感应区A12之间存在的部分重叠有利于提高感应灵敏度,然而,相邻的两个读写器仍然无法完全覆盖彼此之间的感应盲区A13,导致两者之间仍然存在如图所示的感应盲区A14。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有效地增加感应范围,且能够消除感应盲区的RFID读写器。
另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上述RFID读写器的RFID系统。
一种无线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读写器,该RFID读写器包括主体及分别设置于主体两侧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可与另一该RFID读写器的第二连接部相连,从而与另一该RFID读写器串接。
一种无线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系统,其包括电子标签、若干RFID读写器、数据处理器及主机端,该电子标签存储人员资料,该若干RFID读写器可在感应范围内采集电子标签所存储的资料,并将该资料传输至数据处理器,由数据处理器处理后传送至主机端管理,每一该RFID读写器包括主体及分别设置于主体两侧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该若干RFID读写器经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相互串接。
本发明所述的RFID系统将多个RFID读写器串接后,所能够感应电子标签的感应范围得到了有效地扩大,且有效地消除了各RFID读写器相连处可能产生的感应盲区,使采集到的资料更为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RFID读写器的辐射方向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RFID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RFID系统的部分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RFID读写器的辐射方向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感应区 | A10、A20 |
主感应区 | A11 |
次感应区 | A12 |
感应盲区 | A13、A14 |
子感应区 | A21 |
RFID系统 | 100 |
电子标签 | 10 |
RFID读写器 | 20 |
电源端 | Vcc |
接地端 | GND |
第一数据接收端 | RX1 |
第一数据发送端 | TX1 |
第二数据接收端 | RX2 |
第二数据发送端 | TX2 |
导线 | 30 |
数据处理器 | 40 |
主机端 | 50 |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RFID系统100包括电子标签10、若干RFID读写器20、数据处理器40及主机端50。该RFID系统100可用于人员管理,如员工考勤管理、学生考勤管理等。
该电子标签10包括一RFID芯片,其可存储各类身份识别资料,例如员工姓名、工号;学生姓名、学号等。
每一该RFID读写器20包括主体21及分别设置于主体21两侧的第一连接部21与第二连接部23。请一并参阅图3,该主体21包括电源端Vcc、接地端GND、第一数据接收端RX1、第一数据发送端TX1、第二数据接收端RX2及第二数据发送端TX2。其中,一电源端Vcc、一接地端GND、与第一数据接收端RX1及第二数据发送端TX2一并形成一第一连接端;一电源端Vcc、一接地端GND、与第一数据发送端TX1及第二数据接收端RX2一并形成一第二连接端。另外,每一RFID读写器20具有身份识别号码(Identity,ID),用以与其他RFID读写器20相区别。
该第一连接部21与第二连接部23可为一现有的连接器,用以实现该RFID读写器20之间的互连,其中,该第一连接部21与第一连接端相连,该第二连接部23与第二连接端相连。
请一并参阅图3,对该RFID读写器20进行串接时,起始端的RFID读写器20的第一连接端通过第一连接部21与数据处理器40相连;第二连接端通过第二连接部23与相邻的RFID读写器20的第一连接端相连。该相邻的RFID读写器20的第二连接端与另一RFID读写器20的第一连接端相连,依次类推,直至串接至末端的RFID读写器20,并将末端的RFID读写器20的第一数据发送端TX1与第二数据接收端RX2通过一零欧姆的电阻R短接。因此,各RFID读写器20的第一数据接收端RX1、第一数据发送端TX1、第二数据接收端RX2与第二数据发送端TX2依次串接,形成一数据传输链路,各RFID读写器20可通过该数据传输链路与数据处理器40通信。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RFID读写器20串接为两路分别与数据处理器40相连,同时,为便于理解,仅以每路包括3个串接的RFID读写器为例加以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4,每一RFID读写器20具有一大致为圆形的子感应区A21,且相邻的RFID读写器20的子感应区A21部分重叠,形成一连贯的感应区A20。因此,经过串接后的RFID读写器20的感应范围得到了有效地扩大,且消除了各RFID读写器20相连处可能产生的感应盲区。
另外,连接二相邻的的RFID读写器20的导线30的长度大致与子感应区A21的直径相当,可根据外界环境对RFID读写器20感应效果的影响作适当的调整。
该主机端50可为一电脑,其可从数据处理器40获取所有RFID读写器20所采集到的电子标签10资料,并进行管理,同时该主机端50也可通过数据处理器40发送指令至RFID读写器20获取其资料,如版本号。另外,该主机端50具有身份识别号码(Identity,ID),RFID读写器20可根据主机端50的ID将电子标签10的资料传送至该主机端50。
使用RFID系统100时,串接后的RFID读写器20可识别到处于感应范围内的所有电子标签10。例如,当起始端的RFID读写器20识别并采集到一电子标签10所存储的原始数据时,该RFID读写器20将该原始数据处理为数据包,并将该读取数据包传送至相邻的RFID读写器20,该数据包括传送者(该RFID读写器20)的ID、传送目标(主机端50)的ID及原始数据。当相邻的RFID读写器20接收到该数据包时,可根据传送目标ID判断该数据包需传送至主机端50,并将该数据包传送至下一相邻RFID读写器20,依次类推,直至将数据传送至主机端50。
此外,主机端50也可向各RFID读写器20发送指令。每一指令包括传送目标(其中一个/多个RFID读写器20)的ID、指令内容(例如,发送版本号至主机端50)及校验码。当起始端的RFID读写器20接收到该指令时,根据传送目标的ID判断该指令是否传送给自己的,如是,则执行指令内容,并将相应的执行数据及该指令一并传送至相邻的下一RFID读写器20;如否,则直接将该该指令传送至相邻的下一个RFID读写器20,依次类推,直至末端的RFID读写器20将执行数据一并通过数据传输链路回传至主机端50。
可以理解,在RFID读写器20进行数据包及指令传送时,为避免信号强度由于传输过程的损耗减弱而影响到传输效果,每一RFID读写器20的可通过升压的过程将信号加强再由第一数据发送端TX1及第二数据发送端TX2进行发送,相应地,在第一数据接收端RX1及第二数据接收端RX2接收到信号后,可通过降压的过程将信号减弱以便于RFID读写器20进行处理。
本发明所述的RFID系统100将RFID读写器20串接后,所能够感应电子标签10的感应范围得到了有效地扩大,且有效地避免了各RFID读写器20相连处可能产生的感应盲区,使采集到资料更为准确。
Claims (7)
1.一种无线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系统,其包括电子标签、若干RFID读写器、数据处理器及主机端,该电子标签存储识别资料,该若干RFID读写器可在感应范围内采集电子标签所存储的资料,并将该资料传输至数据处理器,由数据处理器处理后传送至主机端管理,其特征在于:每一该RFID读写器包括主体及分别设置于主体两侧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该若干RFID读写器经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相互串接,每一读写器具有一圆形的子感应区,且连接两相连的RFID读写器的导线的长度与子感应区的直径相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包括由一电源端、一接地端、一第一数据接收端及一第二数据发送端形成的第一连接端以及由一电源端、一接地端及一第一数据发送端及第二数据接收端形成的第二连接端;该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RFID系统,其特征在于:起始端的RFID读写器的第一连接端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数据处理器相连;第二连接端通过第二连接部与相邻的RFID读写器的第一连接端相连;该相邻的RFID读写器的第二连接端与另一RFID读写器的第一连接端相连,依次类推,直至串接至末端的RFID读写器,并将末端的RFID读写器的第一数据发送端与第二数据接收端通过一零欧姆的电阻短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RFID读写器的子感应区部分重叠,形成一连贯的感应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RFID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RFID读写器包括身份识别号码,当其中一RFID读写器识别并采集到一电子标签所存储的原始数据时,该RFID读写器将该原始数据处理为包括传送者ID、传送目标ID及原始数据的数据包,并将该数据包传送至相邻的RFID读写器,该相邻的RFID读写器根据数据包传送至下一相邻的RFID读写器,依次类推,直至传送至末端的RFID读写器,并回传至主机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RFID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主机端包括身份识别号码,当该主机端向RFID读写器传送包括传送目标ID、指令内容及校验码的指令至其中一个或多个RFID读写器,该一个或多个RFID读写器执行该指令内容,并将相应的执行数据回传至主机端。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RFID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RFID读写器通过升压的过程将传送数据包或指令的信号加强再由第一数据发送端及第二数据发送端进行发送,相应地,在第一数据接收端及第二数据接收端接收到该信号后,通过降压的过程将信号减弱。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405843.6A CN103164714B (zh) | 2011-12-08 | 2011-12-08 | 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及具有该读写器的无线射频识别系统 |
US13/677,322 US20130147606A1 (en) | 2011-12-08 | 2012-11-15 |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 and syste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405843.6A CN103164714B (zh) | 2011-12-08 | 2011-12-08 | 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及具有该读写器的无线射频识别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64714A CN103164714A (zh) | 2013-06-19 |
CN103164714B true CN103164714B (zh) | 2016-04-20 |
Family
ID=48571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40584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64714B (zh) | 2011-12-08 | 2011-12-08 | 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及具有该读写器的无线射频识别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30147606A1 (zh) |
CN (1) | CN103164714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33327A (zh) * | 1996-10-17 | 1999-10-27 | 准确定位公司 | 物品跟踪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53406B1 (en) * | 1996-10-17 | 2002-03-05 | R.F. Technologies, Inc. | Dual mode tracking system |
US6480108B2 (en) * | 1999-05-24 | 2002-11-12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Postal Servic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cking and locating a moveable article |
US6762675B1 (en) * | 1999-09-27 | 2004-07-13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te powering of device connected to network |
US20030052783A1 (en) * | 2001-09-17 | 2003-03-20 | Sitzman William B. | Dock door RFID system |
JP2005519491A (ja) * | 2002-01-09 | 2005-06-30 | ミードウエストベコ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複数のrfアンテナを使用する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ステーションならびにこれを組み込んだ在庫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在庫制御方法 |
US7333479B2 (en) * | 2003-06-30 | 2008-02-19 | Nokia Corporation | RFID system with packetized data storage in a mobile environment: methods, systems and program products |
US7298264B1 (en) * | 2004-01-20 | 2007-11-20 | Charles A. Eldering | RFID tag filtering and monitoring |
US7432874B2 (en) * | 2004-07-22 | 2008-10-07 | Feig Electronic Gmbh | Antenna array |
US20070046467A1 (en) * | 2005-08-31 | 2007-03-01 | Sayan Chakraborty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FID reader to reader communication |
US7433302B2 (en) * | 2005-05-04 | 2008-10-07 | Micrel, Inc. | Ethernet network implementing redundancy using a single category 5 cable |
US7439864B2 (en) * | 2006-02-21 | 2008-10-2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automatic RFID attenuation and recovery |
TWI467492B (zh) * | 2009-03-05 | 2015-01-01 |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 應用射頻識別讀取器之射頻識別系統及其運作方法 |
US8624577B2 (en) * | 2010-10-08 | 2014-01-07 | Raytheon Company | Identifying a cable path using light emitting diodes |
US9846832B2 (en) * | 2012-06-13 | 2017-12-19 | Nxp B.V. | Serialization of RFID tags |
-
2011
- 2011-12-08 CN CN201110405843.6A patent/CN10316471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
- 2012-11-15 US US13/677,322 patent/US2013014760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33327A (zh) * | 1996-10-17 | 1999-10-27 | 准确定位公司 | 物品跟踪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64714A (zh) | 2013-06-19 |
US20130147606A1 (en) | 2013-06-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20292323A1 (en) | Correlated asset identifier association | |
US9805223B1 (en) | Sequential encoding for RFID tags | |
US8570172B2 (en) | RFID system with distributed transmitters | |
US8963689B2 (en) | Cable ID using RFID devices | |
JP5182564B2 (ja) | タグ情報処理装置、タグ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タグ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US2008006193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ordering of RFID tagged objects | |
CN103577781A (zh) | Rfid进出识别系统及其进出识别方法 | |
TW201102933A (en) | Automated RFID reader detection | |
KR20120048003A (ko) | 각종 판독 범위를 갖는 rfid 태그들을 구비한 rfid 포털 시스템 | |
US8610543B2 (en) | Hybrid architecture f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nd packet radio communication | |
CN111914582A (zh) | 一种适用于快速运动物品的rfid识别方法 | |
US10765007B2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d on flexible circuit board | |
JP2005182656A (ja) | 作業実績収集システムおよび作業実績収集方法 | |
CN104700136B (zh) | 物品堆放位置自动定位系统及方法 | |
Menon et al. | Wireless identification and sensing platform version 6.0 | |
CN210958364U (zh) | 基于无线LoRa的RFID读写器及LoRa无线传输装置 | |
US20090002174A1 (en) | Wireless tag, wireless tag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tag access device, method of detecting corresponding wireless tag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 |
CN101833740A (zh) | 基于rfid技术的电力资产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方法 | |
CN103164714B (zh) | 无线射频识别读写器及具有该读写器的无线射频识别系统 | |
JP7046521B2 (ja) | Rfidタグ用フィルタリング装置 | |
CN204515806U (zh) | 物品堆放位置自动定位系统 | |
CN104700144B (zh) | 具有双向触发功能的标签 | |
US20090273453A1 (en) | Item Identification Using RFID | |
CN211319268U (zh) | 一种rfid测温标签、测温装置 | |
WO2017181340A1 (zh) | 无线射频装置及其检测射频标签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6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