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易中,许多人痴迷于寻找完美的入场点,却往往在如何管理盈利头寸上栽跟头,导致“要么过早离场,要么利润回吐”。金字塔式加仓(Pyramiding)正是一种专业交易者用来放大优势、让利润奔跑的强大技术。然而,用错了,它也会变成摧毁账户的利器。
本文将给出一套可直接落地的金字塔式加仓框架:先讲核心原则,再给具体步骤,最后用清单和反例帮你避开常见陷阱。
10 Nov 2025 | 1618 字 | 4 分钟读完
在交易中,许多人痴迷于寻找完美的入场点,却往往在如何管理盈利头寸上栽跟头,导致“要么过早离场,要么利润回吐”。金字塔式加仓(Pyramiding)正是一种专业交易者用来放大优势、让利润奔跑的强大技术。然而,用错了,它也会变成摧毁账户的利器。
本文将给出一套可直接落地的金字塔式加仓框架:先讲核心原则,再给具体步骤,最后用清单和反例帮你避开常见陷阱。
08 Nov 2025 | 1861 字 | 4 分钟读完
在交易世界中,许多人痴迷于追求高胜率,认为这是盈利的关键。然而,决定账户长期增长的,往往是那些看似基础却至关重要的交易特质。本文将为你揭示成功交易者普遍具备的三个核心特质,并提供一套可直接落地的执行框架,帮助你从关注“赢多少次”转向“怎样赢”。
要实现长期稳定的盈利,必须接受一个反直觉的事实:盈利的核心在于管理亏损,而非神准预测。以下三个原则是构建正向期望系统的基石:
04 Nov 2025 | 1823 字 | 4 分钟读完
在交易这条路上,很多人容易把精力错配在寻找完美的入场信号上,却忽略了真正决定长期成败的系统性框架。本文将给出一套可直接落地的做法:不谈玄学,只讲过程、纪律与风控。我们将探讨如何像管理一家小型对冲基金一样,来系统化地运营你的交易。
成功的交易始于思维模式的转变。业余交易者追逐单次盈利,而专业人士则专注于构建一个具有正期望值的系统。
24 Oct 2025 | 3779 字 | 8 分钟读完
在剥头皮交易中,很多交易者执着于“抓到每一笔走势”,却忽略了更高胜率与更稳定执行,源于明确的口径与风控。MB setup 的定义很简单:inside bar (IB) 完全被前一根 outside bar (OB) 的高低点包裹;但其本质是一个微型的区间 (Trading Range, TR)。因此,交易的两条主线分别是区间内的 BLSHS(低买高卖)与区间突破 (Breakout, BO)。本文给出一套可直接落地的做法:从识别、标注到分支决策与风控执行,帮你把“知道”变成“做到”。
17 Oct 2025 | 4090 字 | 9 分钟读完
在交易的世界里,新手往往痴迷于寻找完美的入场信号,认为只要找准了买卖点,就能走向盈利。然而,真正的专业交易者都明白一个朴素的道理:你能在市场中存活多久,不取决于你赚了多少,而取决于你如何控制亏损。 这背后最核心的技能,就是仓位大小管理 (Position Sizing)。
传奇价格行为交易员 Al Brooks 强调,交易是一场关于概率和风险管理的游戏。即使是胜率最高的交易系统,也无法避免亏损。如果你不能科学地管理你的仓位,一次失控的亏损就足以让你前功尽弃,甚至被淘汰出局。
本文将深入探讨 Al Brooks 价格行为学中关于仓位大小管理的核心思想,为你提供一套清晰、可执行的流程,帮助你将风险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为交易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石。
20 Sep 2025 | 994 字 | 2 分钟读完
ProjectX 是一套功能强大的网页期货交易平台,被包括 Topstep (其平台名为 TopstepX) 在内的多家自营交易公司所采用。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我个人在使用这套平台时的一些常用设置和功能,希望能帮助你更快地上手。
建议先看《使用 Topstep 交易期货》这篇文章,了解一下 Topstep 的考试号和资金账户。
12 Sep 2025 | 2436 字 | 5 分钟读完
我们都从 Al Brooks 的课程中学到了精湛的价格行为分析技术,但从“知道”到“做到”之间,往往隔着一条充满心理挑战的鸿沟。Al Brooks 的学生 Brad Wolff 在一次盘后问答中(来自 2025/09/11 的直播回放),分享了他对这条路的深刻见解。
他的分享没有高深的图表分析,却直指交易成功的核心:纪律、如何面对失望、以及新手应该如何度过最艰难的起步期。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一起学习 Brad Wolff 的智慧,看看一位成功的价格行为交易者,是如何看待这条充满挑战的交易之路的。
12 Sep 2025 | 1537 字 | 4 分钟读完
在学习价格行为(Price Action)时,我们经常听到“买压”和“卖压”这两个词。它们是驱动市场价格波动的根本力量。但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在图表上“看到”这些抽象的压力呢?
Al Brooks 在他的文章中给出了非常具体、可操作的定义。他认为,所谓的买卖压力,就是指特定 K 线(Bar)形态所揭示的市场倾向。换句话说,通过解读单根或几根 K 线的形态,我们就能判断出当前是买方在主导,还是卖方在控制局面。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深入探讨 Al Brooks 的视角,学习如何通过 K 线来量化和交易这些看不见的“压力”。
11 Sep 2025 | 2094 字 | 5 分钟读完
Al Brooks,价格行为(Price Action)领域的传奇人物,他的著作被无数交易者奉为圭臬。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非凡的职业转型经历:从一位年入百万美金的顶尖眼科医生,到选择成为一名全职交易员,并为此付出了长达十年的亏损和探索。
近期,巴西价格行为社区对 Al Brooks 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这次对话信息量巨大,不仅包含了他对市场的深刻见解,更揭示了他对交易、纪律、心理和人生的独特思考。
本文将为我们提炼这次访谈的精华,深入探讨这位交易大师的智慧。无论我们是新手还是老手,相信都能从中获得启发。
06 Sep 2025 | 3218 字 | 7 分钟读完
在期权交易的世界里,交易者们总是在寻找能够预测市场未来走向的“优势”(Edge)。Max Pain(最大痛点)理论正是这样一种独特而引人深思的分析工具。它并非一个精确的科学法则,而是一种基于期权市场结构和人性博弈的理论,同时也带有一定的争议性。
根据统计,大约 60% 的期权合约会在到期前被交易平仓,10% 会被行权,而剩下的 30% 则会以价值归零告终。Max Pain 理论的核心,正是聚焦于这 30% 的合约。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随着期权到期日的临近,标的资产(如股票)的价格会倾向于朝着一个特定的价格点移动——在这个价格点,最大数量的期权合约将以“价外”(Out-of-the-Money)的状态到期,变得一文不值。
这个价格点,就是所谓的“最大痛点”。对于期权买方(Holders)来说,这是他们集体亏损最大的“痛点”;而对于期权卖方(Sellers),通常是做市商(Market Makers)或机构,这却是他们盈利最大、兑付义务最小的“甜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 Max Pain 理论的计算方式、实战应用及其局限性,帮助你理解这一反直觉但极具洞察力的市场现象。